07
2023-12
二十四节气-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农历的第十个节气。在农历十月底至十一月中旬之间,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寒冷的冬季,这也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时期。大雪节气的到来,宣告着寒冷天气的正式来临。  大雪节气不仅以天气寒冷为特征,还以降雪频繁、积雪覆盖茂盛为标志。在此时,北方地区已经开始迎来降雪天气,江南地区也会有初雪的出现。随着雪花的纷纷扬扬,大地渐渐被雪覆盖,宛如银装素裹。  大雪节气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肃杀寒冷的感觉,更有一种宁静与安详的美感。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季的正式到来。让我们欣赏雪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在寒冷的冬季里,保持健康,享受运动和温暖的食物。让我们在大雪节气中,度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冬季!​​​
22
2023-12
二十四节气-冬至
   冬至节气,也是一年中最长的夜晚。在这一天,我们迎来了寒冷的冬季。冬至被称为“冬至大如年”,意味着冬至这一天的重要性和类似于新年一样的重要地位。    每年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至者,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夏历)。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恪遵宪度抄本》“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冬至日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短,黑夜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故在短期内气温继续降低。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气候学上则以每5天的平均气温低于10℃的`始日作为冬季开始。冬至前后,北半球获得辐射少,但夏半年地面积蓄的热量尚未散尽,故这时温度还不是低的时候。冬至后虽日照逐渐增多,但地表热量收支仍然是入不敷出,所以气温在一段时期内仍继续下降。冬至日我国大部地区将进入隆冬时期,常遭强冷空气,甚至寒潮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冷的时期都是在1月份,故民间有“不过冬至不冷”之说。冬至时节,我国江淮之间到大巴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平均气温已降到0℃以下,进入一年中冷的严寒季节。我国人民把冬至过后的日子称做“数九寒天”,不同的地区都流传着不同的反映本地冬至后,天气由冷到冷再逐渐转暖的变化规律及物候现象的“九九歌”。​冬至吃什么食物​1、饺子冬至的时候要吃饺子,一般人都会在早晨的时候吃一点作为早饭。有人会说吃了饺子在冬天的时候就能不冻耳朵了,当然这是因为饺子和耳朵比较像,所以才有的说法,其实只是一个美好的寓意,实际上起不到这样作用,大家应该要知道。冬至的时候一般人们会吃羊肉、青菜、白菜或者是韭菜做成的饺子,肉和蔬菜搭配,这样营养会比较丰富。选择那些热性的食物来包饺子,这样吃了之后就有暖身的作用,不至于在冬天的时候感觉到冷,这个技巧大家可以注意一下。2、羊肉冬至的时候吃点羊肉也是很好的,在北方的很多地区都有这样的习惯。因为羊肉是一种滋补效果很好的食物,而且又是热性的,热量比较高,铁元素的含量也很高。所以在冬至的吃点羊肉能帮助造血,增强御寒能力,达到补气血的效果。3、八宝粥冬至吃八宝粥也是我国的一大习俗。中医认为食用粥类可以养胃,并且喝粥也有一定的滋润效果,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为发挥御寒作用,我们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选用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药、银耳等。我们不妨发挥创造力,将这些食材搭配成美味的粥,例如:羊肉粥、鸡肉粥、糯米红枣粥、小米山药粥、银耳红枣大米粥等。4、汤圆冬至养生吃汤圆,汤圆有着“团圆”的意思,冬至吃汤圆如今在全国都十分盛行。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适合在冬天食用。​
30
2023-12
顶真得钻恭祝大家元旦快乐
元旦即将来临,这是我们迎接新年的第一个重要节点。让我们一起用心准备,迎接元旦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新年,意味着新的开始和新的希望。无论是过去的辉煌还是失败,都已经过去,让我们坚定信心,迈向未来的道路。在这特殊的元旦里,我们不能忽略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陪伴支持感谢过去一年里每一位支持顶真得钻的客户,是你们赋予我们无尽的动力。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拥抱变革,不断创新,与时代同行。也请继续关注与支持我们。祝愿大家龙年新气象,鸿运当头,一帆风顺,阖家幸福!​
06
2024-01
二十四节气-小寒
​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slightcold),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18
2024-01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庆祝,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腊八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腊八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是由大米、红豆、花生、莲子等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一种粥,寓意着丰收和祈求平安。吃腊八粥也是传统的方式来庆祝节日的到来。​
20
2024-01
二十四节气-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月20日左右。大寒节气是冬季最寒冷的时期也是气温最低的时候。在这个节气里人们要格外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和其他寒冷相关的疾病的发生。  在这个时候,寒气已经达到顶峰,冷风刺骨,人们需要更加注意保暖,大寒的到来也意味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万物开始苏醒。  大寒节气对于农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时候,寒冷的天气会使田地里的农作物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农民们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好农作物,防止霜冻对其造成损害。​​
24
2024-01
2024年春节放假通知
05
2024-03
惊蛰
惊蛰,万物盎然,一路惊奇不断!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惊蛰,又称为“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指的是太阳到达黄经345°的时刻,通常在公历3月5-6日之间。惊蛰所揭示的是自然界生物在节律变化的影响下开始发芽生长的现象。进入惊蛰时节,阳气渐升、气温回升、春雷开始响起、雨水增多,大自然万物焕发生机农耕生产与自然的节律密不可分,惊蛰节气在农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自然节令的体现。​
13
2023-02
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一腔豪情,唱响时代颂歌一份忠诚,歌颂祖国雄壮一如那灿烂的朝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5周年之际让我们向这群像“钢铁长城”般的中国军人致敬​​​
07
2022-12
二十四节气-寒露
      寒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寓意着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度。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摧折有余青,徒横未须束。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是每年公历10月7或8或9日。    寒露的到来意味着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对秋收十分有利。寒露时节,古时有赏菊、饮菊花酒、登高等习俗。​​
东莞市清溪得钻专用机械设备加工厂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