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25-10
二十四节气-寒露
将白露与乡愁相融,成为穿越千年的牵挂符号捕捉晨露沾果、蹄踏轻露的鲜活画面,藏着秋日的闲适写露色映秋、月露共生的静谧,尽显仲秋清辉​
29
2025-10
九九重阳节
07
2024-09
二十四节气-白露
22
2024-08
二十四节气-处暑
时光流转,又到处暑的时节夏日的炎热在渐渐退去秋的气息开始弥漫在空气中宣告着季节的变迁白天的阳光依旧明亮但那炙热已不复存在夜晚的微风带来丝丝凉意知了的鸣唱声也变得柔和似乎在告别这漫长的夏天田野里,稻谷开始泛黄农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瓜果在阳光下沉甸甸的那是大地给予的慷慨馈赠愿你在处暑的日子里找到心灵的宁静和满足愿大自然的馈赠,充盈每一天的生活在这季节的更替让我们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07
2024-08
二十四节气-立夏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 。“立”意味着开始,“秋”则象征着禾谷的成熟,立秋之际,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整个自然界开始从繁茂成长向成熟过渡,这一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季逐渐退去,凉爽的秋季即将到来。   “立”意味着开始,“秋”则象征着禾谷的成熟。立秋之际,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整个自然界开始从繁茂成长向成熟过渡。这一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季逐渐退去,凉爽的秋季即将到来。   在自然界中,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植物开始从生长旺盛期逐步进入结果期,田间地头的庄稼也逐渐成熟,农民们迎来了忙碌的收获季节。树木开始落叶,动物们也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
02
2024-08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八一建军节(ArmyDay)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定为每年的八月一日,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每年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各级人民政府和军队单位应当在建军节组织开展庆祝、纪念等活动。​
08
2024-06
端午安康
​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是古人向龙族祭祀的,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后来这一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江边自尽,于是人们就把端午节也看做是纪念屈原的日子。    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屈原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习俗​​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二、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三、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四、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五、点雄黄酒​    在古代,雄黄作为一种中药药材,被用做解毒剂、杀虫药。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古人缺乏科学观念,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蜈蚣等,加上误以为疾病的产生皆由鬼邪作崇所引起,连有着千年道行的白蛇精喝下雄黄酒后都被打回原形,那喝些雄黄酒自然可以保健、避疫。就连不能喝酒的孩子的头上、身上也要抹上雄黄酒,以求这样可使百鬼畏惧,孩子得以长命百岁。​​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这个节日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每逢此时,人们载歌载舞,表达祝福。端午节来临,我们同样要以各种方式表达祝福与敬意,祈愿祖国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05
2024-06
二十四节气-芒种
   芒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开始。通常出现在公历的6月5日或6日之间。芒种时节,农田里的庄稼已经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稻苗和麦田随风摇曳。农民们忙着耕种、施肥、除草,为丰收做着最后的准备。   芒种,又称为“忙种”,典型的农业物候现象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每年当太阳达到黄经75度时即为芒种的时候。   芒种时节,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量也增加。为此,农民会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及时施肥和灌溉。施肥可供应作物所需养分。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21
2024-06
二十四节气-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它象征着白昼时间达到最长夜晚时间最短,是一年之中阳光最充沛的时节夏至不仅仅是一个时刻的节点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段美好时光​夏至的到来意味着阳光的直射达到了一年中的最高点,白天的时间也达到了最长。这是因为地球在太阳周围的轨道上运行时,地轴倾斜的角度使得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在北半球,夏至是阳光最为充沛的时刻,人们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明亮。​
20
2024-06
端午安康
​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是古人向龙族祭祀的,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后来这一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江边自尽,于是人们就把端午节也看做是纪念屈原的日子。    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屈原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习俗​​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二、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三、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四、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五、点雄黄酒​    在古代,雄黄作为一种中药药材,被用做解毒剂、杀虫药。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古人缺乏科学观念,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蜈蚣等,加上误以为疾病的产生皆由鬼邪作崇所引起,连有着千年道行的白蛇精喝下雄黄酒后都被打回原形,那喝些雄黄酒自然可以保健、避疫。就连不能喝酒的孩子的头上、身上也要抹上雄黄酒,以求这样可使百鬼畏惧,孩子得以长命百岁。​​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这个节日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每逢此时,人们载歌载舞,表达祝福。端午节来临,我们同样要以各种方式表达祝福与敬意,祈愿祖国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东莞市清溪得钻专用机械设备加工厂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