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24-05
深孔钻机床的加工特点有哪些?
  科技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在机械方面,深孔钻的使用就相当广泛。在深孔加工时,深孔钻机床是必不可少的机械产品,那么深孔钻机床的加工有什么特点呢?如果您还不知道,就跟随小编来看看吧。  1、刀杆受孔径的限制,直径小,长度大,造成刚性差,强度低,切削时易产生振动、波纹、锥度,而影响深孔的直线度和表面粗糙度。  2、在钻孔和扩孔时,冷却润滑液在没有采用特殊装置的情况下,难于输入到切削区,使刀具耐用度降低,而且排屑也困难。  3、在深孔的加工过程中,不能直接观察刀具切削情况,只能凭工作经验听切削时的声音、看切屑、手摸振动与工件温度、观仪表(油压表和电表),来判断切削过程是否正常。  4、切屑排除困难,必须采用可靠的手段进行断屑及控制切屑的长短与形状,以利于顺利排除,防止切屑堵塞。  5、为了保证深孔在加工过程中顺利进行和达到应要求的加工质量,应增加刀具内(外)排屑装置、刀具引导和支承装置和高压冷却润滑装置。
24
2024-05
深孔钻床应具备哪些条件?
  深孔钻床多为水平卧式和三坐标式结构。机床有独立完善的切削油高压、冷却及过滤系统,以保证充足、洁净、温度适中的切削油供应。深孔钻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的深孔加工专用机床,依靠先进的孔加工技术,通过一次连续的钻削即可达到一般需钻、扩、铰工序才能达到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加工孔孔径尺寸精度:IT7~IT11;加工孔偏斜度:≤0.5~1/1000(加工孔深);加工孔表面光洁度:Ra0.2~6.3um。  1、保证钻杆支架(其上有钻杆支承套)、刀具导向套与床头箱主轴和钻杆箱主轴的同轴度。  2、无级调节进给运动速度。  3、足够压力、流量和洁净的切削液系统。  4、具有安全控制指示装置,如主轴载荷(转矩)表、进给速度表、切削液压力表、切削液流量控制表、过滤控制器及切削液温度监测等。  5、刀具导向系统。深孔钻头在钻入工件前靠刀具导向保证刀头准确位置,导向套紧靠在工件端面。
24
2024-05
使用深孔钻需要知道哪些要求?
使用深孔钻需要知道哪些要求?   深孔钻是专门用于加工深孔的钻头。在机械加工中通常把孔深与孔径之比大于6的孔称为深孔。深孔钻削时,散热和排屑困难,且因钻杆细长而刚性差,易产生弯曲和振动。一般都要借助压力冷却系统解决冷却和排屑问题。深孔钻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  一、操作人员的专业性。深孔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精细化设备,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行业内规定深孔钻的操作人员必须要经过专业的资质审核考试,只有通过资质考核获得了相关的操作许可之后才能够正式上机工作。这是出于安全施工以及专业施工需要而进行的资质审核,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前的维护工作。在使用深孔钻进行正式施工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重点是设备的运行系统的状态以及相关配件的状况,包括钻头、锥柄等等。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需要来安装钻头,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在专业的操作下完成。    三、异常状态的处理。当深孔钻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的时候,操作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切断设备的电源,然后在保持现状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查工作以尽快找出“病因”。  
24
2024-05
深孔钻加工的特点与常见问题
  通过我们之前的描述,大家对深孔加工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有了它加工活动更加便利。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深孔钻加工的结构特点,还有来看看加工活动的常见问题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深孔钻具有以下结构特点:(1)深孔钻加工刀体上分布有外刃刀片、中刃刀片、导向块和双面排屑孔,并通过刀体上的浅牙多头矩形螺纹与空心钻杆联接。(2)钻芯部分由内刀刃代替了麻花钻的横刃,从而克服了麻花钻横刃较长、轴向阻力较大的缺点;由于钻芯相对于钻孔轴心线偏移了一段距离,加工时钻芯处刀刃低于中心处刀刃,因此会形成一个导向芯柱,使钻头具有较好的导向性,钻孔时不易偏斜,该导向芯柱**到一定长度后会自行折断并随切屑一起排出。深孔钻加工常见问题  (1)车床加工外圆时:工件的表面光洁度、轴向弯曲变形、加工误差等情况会造成加工深孔时难以校正,影响精确的装夹找正。另外,机床本身的校正装置精确度不高,且需要校正的距离较长,出现误差的可能性较大,再者,工装夹具的调整精确度不高及刀具工件无法精准控制,因此,要保证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的准确性。  (2)工件本身材料问题:工件本身材质不匀,局部出现硬点,加工时可能导致深孔方向走偏,尤其是在入口时遇到硬点会出现这种情况,加工过程中如遇到硬点可能导致别钻头、打刀等情况,严重的会导致钻杆断裂,因此工件本身的材质是否均匀直接影响到深孔加工的难度和精度,且情况难以预料,加工中出现问题的随机性较大。
24
2024-05
深孔加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我们无论在加工什么都是有相应的注意事项的呢,特别是针对于深孔加工,东莞市清溪得钻专用机械设备加工厂为大家介绍一下深孔加工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的看完我们的文章。  1、刀杆受孔径的限制,直径小,长度大,造成刚性差,强度低,切削时易产生振动、波纹、锥度,而影响深孔的直线度和表面粗糙度。  2、在钻孔和扩孔时,冷却润滑液在没有采用特殊装置的情况下,难于输入到切削区,使刀具耐用度降低,而且排屑也困难。  3、在深孔加工过程中,不能直接观察刀具切削情况,只能凭工作经验听切削时的声音、看切屑、手摸振动与工件温度、观仪表(油压表和电表),来判断切削过程是否正常。  4、切屑排除困难,必须采用可靠的手段进行断屑及控制切屑的长短与形状,以利于顺利排除,防止切屑堵塞。  5、为了保证深孔在加工过程中顺利进行和达到应要求的加工质量,应增加刀具内(或外)排屑装置、刀具引导和支承装置和高压冷却润滑装置。
24
2024-05
钛合金为什么难加工
​钛合金是以钛元素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钛有两种同质异晶体:钛是同素异构体,熔点为1668℃,在低于882℃时呈密排六方晶格结构,称为α-钛;在882℃以上呈体心立方品格结构,称为β-钛。利用钛的上述两种结构的不同特点,添加适当的合金元素,使其相变温度及组分含量逐渐改变而得到不同组织的钛合金(titanium alloys)。​难加工原因如下:​1、气体杂质(氧、氮和氢等)对钛合金的可切削性有很大影响,因为钛的化学活泼性高,很容易与气体杂质化合。当温度超过600度,钛被氧化,形成脆化层,即所谓“组织α化层”;与氢产生氢脆性;与氮在高温下形成硬而脆的TiN。2、钛合金塑性小,明显影响其切削时的塑性变形。钛合金的变形系数仅为1甚至小于1,而普通碳钢的变形系数为3左右。切削时切屑与前刀面有极小的接触面,使接触区压力和局部温度高,刀具磨损快3、钛合金加工时会产生严重的加工硬化。4、当C>0.2%,钛合金会形成硬的碳化物,使刀具产生磨粒磨损,使切削性下降。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70年代开发出一批耐蚀钛合金,80年代以来,耐蚀钛合金和高强钛合金得到进一步发展。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
24
2024-05
为什么螺丝钉都是顺时针拧紧?
​螺丝钉对应的英文单词是Screw.这个单词在近几百年词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至少在1725年,它是“交配”的意思。​除了名字里有学问,小小的螺丝钉从被发明到被规定为顺时针拧紧、逆时针松开,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螺丝钉它怎么就非得顺时针拧紧?​​六种最简单的机械工具是:螺丝钉、倾斜面、杠杆、滑轮、楔子、轮子、轮轴。螺钉位列六大简单机械之中,但说穿了也不过是一个轴心与围绕着它蜿蜒而上的倾斜平面。时至今日,螺钉已经发展出了标准的尺寸。使用螺钉的典型方法是用顺时针的旋转来拧紧它(与之相对,用逆时针的旋转来拧松)。​顺时针拧紧主要由右撇子决定的​然而,由于发明之初的螺丝钉皆为人工打造,其螺丝的细密程度并不一致,往往由工匠的个人喜好决定。到了16世纪中期,法国宫廷工程师JaquesBesson发明了可以切割成螺丝的车床,后来这种技术花了100年的时间得以推广。英国人HenryMaudsley于1797年发明了现代车床,有了它,螺纹的精细程度显著提高。尽管如此,螺丝的大小及细密程度依旧没有统一标准。​​​​这种情况于1841年得到改变。Maudsley的徒弟JosephWhitworth向市政工程师学会递交了一篇文章,呼吁统螺丝型号一体化。他提了两点建议:​1、螺钉螺纹的倾角应该以55°为标准;2、不考虑螺丝的直径,每英尺的丝数应该采取一定的标准。​​​​​​​​​螺钉虽小,早期需要n种机床和n+1种刀具制成​早期的螺钉不容易制造,因为其生产过程“需要三种刀具两种机床”。为了解决英式标准的生产制造问题,美国人WilliamSellers在1864年发明了一种平顶平跟的螺纹,这点小小的改变让螺丝钉制造起来只需要一种刀具和机床。更快捷、更简单、也更便宜。​Sellers螺丝钉的螺纹在美国流行起来,并且很快成为美国铁路公司的应用标准​​螺栓连接件的特性:​拧紧过程的主要变量:(1)扭矩(T):所施加的拧紧动力矩,单位牛米(Nm);(2)夹紧力(F):连接体间的实际轴向夹(压)紧大小,单位牛(N);(3)摩擦系数(U):螺栓头、螺纹副中等所消耗的扭矩系数;(4)转角(A):基于一定的扭矩作用下,使螺栓再产生一定的轴向伸长量或连接件被压缩而需要转过的螺纹角度。​​​螺栓拧紧的控制方法:​1.扭矩控制法​定义:当拧紧扭矩达到某一设定的控制扭矩时,立即停止拧紧的控制方法。优点:控制系统简单、直接,易于用扭矩传感器或高精度扭矩扳手来检查拧紧的质量。缺点:控制精度不高(预紧力误差±25%左右),也不能充分利用材料的潜力。​2.扭矩-转角控制法​定义:先把螺栓拧到一个不大的扭矩后,再从此点开始,拧一个规定的转角的控制方法。优点:螺栓轴向预紧力精度较高(±15%),可以获得较大的轴向预紧力,且数值可集中分布在平均值附近。缺点:控制系统较复杂,要测量扭矩和转角两个参数;且质检部门也不易找出适当的方法对拧紧结果进行检查。​3.屈服点控制法​定义:把螺栓拧紧到屈服点后,停止拧紧的一种方法。优点:拧紧精度非常高,预紧力误差可以控制在±8%以内;但其精度主要取决于螺栓本身的屈服强度。缺点:拧紧过程需要对扭矩和转角曲线的斜率进行动态的、连续的计算和判断,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运算速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24
2024-05
不锈钢不仅会生锈,还会被腐蚀!
​不锈钢为什么也生锈?当不锈钢管表面出现褐色锈斑(点)的时候,人们大感惊奇:认为“不锈钢是不生锈的,生锈就不是不锈钢了,可能是钢质出现了问题”。其实,这是对不锈钢缺乏了解的一种片面的错误看法。不锈钢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生锈的。1.不锈钢不是不会生锈也同样会在表面生成一种氧化物。目前市面上所有的不锈钢的不锈机理都是因为存在Cr元素。不锈钢耐蚀的根本原因(机理)是钝化膜理论。所谓钝化膜就是在不锈钢的表面有一层以Cr2O3为主的薄膜。由于这个薄膜的存在使不锈钢基体在各种介质中的腐蚀受阻,这种现象称为钝化。这种钝化膜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锈钢本身就有自钝化的能力,这种自钝化能力随铬含量的增加而加快,因此它才具有了抗锈性;另一种较广泛的形成条件是不锈钢在各种水溶液(电解质)中,在被腐蚀的过程中形成钝化膜而使腐蚀受阻。当钝化膜被损坏后,立即又可形成新的钝化膜。不锈钢钝化膜之所以具有抵抗腐蚀的能力,有三个特点:一是这个钝化膜厚度极薄,在铬含量>10.5%的条件下,一般只有几个微米;二是这个钝化膜的比重大于基体的比重;这两个特点说明这个钝化膜既薄又致密,因此,这个钝化膜很难被腐蚀介质击穿去快速腐蚀基体;第三个特点是这个钝化膜的铬浓度比基体高三倍以上;因此钝化膜有很高的耐腐蚀性。2.不锈钢一定条件下,也是会被腐蚀的不锈钢的应用环境极其复杂,单纯的氧化铬钝化膜还不能适应高耐蚀性的要求。因而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还需要在钢中加入钼(Mo)、铜(Cu)、氮(N)等元素,以改善钝化膜的组成,进一步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添加Mo,由于腐蚀的产品MoO2-靠近基体而强烈促进集体的钝化,阻止了对基体的腐蚀;添加Cu使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中含有了CuCl,因它与腐蚀介质不发生作用而提高了耐蚀性;添加N,由于钝化膜富集了Cr2N,使钝化膜中Cr浓度提高,因而提高了不锈钢的耐蚀性。不锈钢的耐蚀性是有条件的,一个牌号的不锈钢在某一种介质中是耐腐蚀的,但在另一种介质中可能遭到破坏。同时不锈钢的耐蚀性也是相对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不锈钢在所有环境中都是绝对不腐蚀的。不锈钢具有抵抗大气氧化的能力——即不锈性,同时也具有在含酸、碱、盐的介质中乃腐蚀的能力——即耐蚀性。但其抗腐蚀能力的大小是随其钢质本身化学组成、加护状态、使用条件及环境介质类型而改变的。如304钢管,在干燥清洁的大气中,有绝对优良的抗锈蚀能力,但将它移到海滨地区,在含有大量盐份的海雾中,很快就会生锈了;而316钢管则表现良好。因此,不是任何一种不锈钢,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耐腐蚀、不生锈的。
24
2024-05
怎么通过深孔钻的切削情况判断排屑与钻头磨损情况
​怎么通过深孔钻的切削情况判断排屑与钻头磨损情况?主要是通过以下6点:(1)不能直接观察到切削情况。仅凭声音、看切屑、观察机床负荷、油压等参数来判断排屑与钻头磨损情况。(2)切削热不易传出。(3)排屑较困难,如遇切屑阻塞则会引起钻头损坏。(4)因钻杆长、刚性差、易振动,会导致孔轴线易偏斜,影响到加工精度及生产效率。(5)主轴和刀具导向套、刀杆支撑套、工件支承套等中心线的同轴度应符合要求;切削液系统应畅通正常;工件的加工端面上不应有中心孔,并避免在斜面上钻孔;切屑形状应保持正常,避免生成直带状切屑;采用较高速度加工通孔,当钻头即将钻透时,应降速或停机以防损坏钻头。(6)深孔加工切削油:深孔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切削热,并不易扩散,需要供给充足的切削液润滑冷却刀具。一般选用1:100的乳化液或极压乳化液;需要较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或加工韧性材料时,选用极压乳化液或高浓度极压乳化液,切削油的运动黏度通常选用(40℃)10~20cm2/s,切削油流速为15~18m/s;加工直径较小时选用黏度低的切削油;要求精度高的深孔加工,可选用切削油配比为40%极压硫化油40%煤油20%氯化石蜡。
24
2024-05
常用的退火工艺有那些呢
退火的工艺有很多种,那么让小编给你们总结了几种退火的方法:​①完全退火。用以细化中、低碳钢经铸造、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将工件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②球化退火。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40℃,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从而降低了硬度。③等温退火。用以降低某些镍、铬含量较高的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以进行切削加工。一般先以较快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硬度即可降低。④再结晶退火。用以消除金属线材、薄板在冷拔、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硬度升高、塑性下降)。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150℃,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⑤石墨化退火。用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良好的可锻铸铁。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左右,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使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⑥扩散退火。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⑦去应力退火。用以消除钢铁铸件和焊接件的内应力。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100~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即可消除内应力。
东莞市清溪得钻专用机械设备加工厂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