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24-06
端午安康
​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是古人向龙族祭祀的,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后来这一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江边自尽,于是人们就把端午节也看做是纪念屈原的日子。    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屈原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习俗​​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二、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三、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四、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五、点雄黄酒​    在古代,雄黄作为一种中药药材,被用做解毒剂、杀虫药。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古人缺乏科学观念,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蜈蚣等,加上误以为疾病的产生皆由鬼邪作崇所引起,连有着千年道行的白蛇精喝下雄黄酒后都被打回原形,那喝些雄黄酒自然可以保健、避疫。就连不能喝酒的孩子的头上、身上也要抹上雄黄酒,以求这样可使百鬼畏惧,孩子得以长命百岁。​​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这个节日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每逢此时,人们载歌载舞,表达祝福。端午节来临,我们同样要以各种方式表达祝福与敬意,祈愿祖国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24
2024-05
“七一”建党节
​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而设立的纪念日。把7月1日作为建党纪念日,是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1941年中共中央正式将庆祝日期定为每年的7月1日。建党节是中国共产党在每年的7月1日庆祝的一个节日,也称为“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这一天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而设立的。在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都会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革命胜利和社会发展成就的赞美和敬意。​​​
24
2024-05
感恩母亲节
​    五月的风,带着初夏的暖意,吹绿了柳树的嫩叶,唤醒了沉睡的自然万物。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母亲节。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   母亲是我生命中的导师和榜样。您教会了我如何坚强地面对困难,如何勇敢地追求梦想。您总是鼓励我勇往直前,永不放弃。您的坚定和毅力一直激励着我,让我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们用自己的爱和关怀,给予我们无尽的温暖和支持。母亲总是默默地守护在我们身边,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母亲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妈妈您辛苦了,祝全天下的母亲母亲节快乐,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24
2024-05
五四青年节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五四”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虽然说,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88年,但直到今天,这一精神仍然是我们必须提倡和发扬的。 (1)爱国与进步,是“五四”精神的基础和源泉。虽然当年有特殊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任何时候、任何历史条件、任何社会背景下,都不应该忘记,也不能忘记,更不敢忘记。而进步对于一名青年来说,意味着不断进取、永远向上。忘记进步,就意味着落后。今天,虽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步子很快,但爱国和进步仍然应该成为每一位中国人心中不变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应该懂得爱国的意义、进步的作用。 (2)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与动力。民主,是一个国家和谐有序、健康发展必备的条件。没有民主的氛围,没有民主的气息,这个国家就没有生机、没有活力。科学,则是一个国家振兴、发展和强盛的不竭动力,一个科学不发展,科学氛围不浓,科学创新不多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发展的。民主与科学,贯穿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路、兴旺之路、振兴之路。 (3)“五四”精神,不仅是“五四”青年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更是中国青年理想和目标的体现。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为其注入时代的特点,注入新的内涵。 (4)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要充分利用好今天的大好时光和优越条件,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学理论,掌握本领,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提高觉悟,为祖国的振兴和繁荣出力加油。 (5)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不断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青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青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效果,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十分重要。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真正让青年成为创新的主体,成为中国振兴的中坚力量。 (6)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民主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和谐的标志之一。青年是国家的生力军,青年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青年不仅要发奋学习、努力工作,更要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建言献策。 (7)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甘于奉献。奉献国家、奉献人民、奉献民族,是“五四”青年的精神所在,也是当代青年必须牢记的精神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诱惑的因素很多,各种影响思想的因素也很多,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树立奉献精神,对每位青年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受得住各种磨砺。 (8)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五四”精神,经历了88年的风风雨雨但现实意义不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五四”青年有着远大的理想。也正是有着远大的理想,才使他们把眼光放得很远,把目标调得很高,才使得他们的精神能够永放光芒,永不过时。今天的青年,也应该有“五四”青年这样的长远目光,长远理想,才能够使我们创造的精神具有不竭的动力。​
20
2024-06
二十四节气-芒种
   芒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开始。通常出现在公历的6月5日或6日之间。芒种时节,农田里的庄稼已经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稻苗和麦田随风摇曳。农民们忙着耕种、施肥、除草,为丰收做着最后的准备。   芒种,又称为“忙种”,典型的农业物候现象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每年当太阳达到黄经75度时即为芒种的时候。   芒种时节,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量也增加。为此,农民会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及时施肥和灌溉。施肥可供应作物所需养分。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24
2024-05
庆祝“五一”劳动节暨放假安排
五一劳动节是为了纪念和庆祝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劳动者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五一劳动节起源于国际工人运动。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886年的美国芝加哥,当时工人们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进行了大规模的抗议和罢工。这场运动最终导致了1889年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的召开,会议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以纪念工人们的斗争和取得的胜利。每一份辛勤的付出,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默默耕耘的身影,都应该被赞扬。让我们将焦点聚集在这些劳动模范身上,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4
2024-05
二十四节气-小满
小满节气的介绍:    小满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古代用来算农事的时间算法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度,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完成饱满。​小满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因此小满属于夏季。每年过了小满之后就会开始高温天气。​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20-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的盈满。”这时中国北方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早稻开始接穗,在禾稻上始见小粒的谷实、满满的,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二十四节气中,小满节气就是就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的时节。有农谚说:“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也就是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意思是说如果小满的时候田里蓄不满水,就有可能导致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进入小满后,气温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疼、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24
2024-05
二十四节气-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于每年公历4月19-21日交节。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明显增多,是播种移苗、掩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长。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谷雨时节· 赏牡丹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不信相逢无国色。 谷雨时节· 喝谷雨茶  福建的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茶叶,而且要上午采的。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 谷雨时节· 吃春  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
24
2024-05
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项,你一定做错过!
​卡尺(calliper)具有多种测量模式、操作容易、耐用、通用性强以及成本较低等诸多优点,可以说是工具箱中最常见的量具了。然而,要正确使用卡尺还有很多的注意事项,我们先从影响测量结果的误差因素讲起。​误差因素在使用卡尺测量时,存在着多种引起误差的因素,如视差、结构不符合阿贝原理引起的误差、卡尺和工件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热膨胀影响等等。除此以外,因卡尺无定压装置,测量时,适合的,均匀的测力难以把握,也是产生误差的又一因素。卡尺的结构不符合阿贝原理卡尺的结构不符合阿贝原理卡尺的读数轴和测量轴因不同轴而不符合阿贝原理,所以在使用卡尺时,用量爪的根部或尖端进行测量,会存在加大测量误差的危险。测量时需注意被测工件尽可能地接近尺身部分(读数轴)。读取刻度的视差当检查游标刻度线是否与主要刻度分线对齐时,直视游标刻度线。游标尺与主尺刻度面之间存在着阶差高度,这容易引起读数误差。如下图所示,如果从斜方向观察游标刻度线,会产生图中ΔX所示误差。为了避免这种因素的影响,JIS规格中规定阶差高度(H)不应大于0.3mm。基准端面的弯曲引导游标尺滑动的尺面如果有弯曲,会导致如下图所示的误差,这一误差可以用与不符合阿贝原理的误差相同的计算公式来表示。例)假设引导尺面弯曲引起的变形为0.01mm/50mm,外径量爪尖端为40mm来计算:f=40mm×0.01÷50=0.008mm测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卡尺的本体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和铁系金属有着相同的热膨胀系数(10.2±1)×10-6/K,测量时需要考虑被测物的材质,室温以及工件温度等对测量的影响。操作上的注意事项卡尺量爪很锐利,因此仪器必须小心操作,以避免造成人身伤害。避免损坏数显卡尺的刻度,不要刻入识别号码或使用电笔留下其他信息。避免与硬物相碰或掉在凳子或地板上,损坏卡尺。滑动表面和测量面的维护使用卡尺前,用柔软的干布擦去滑动面和测量面的灰尘和污垢。使用前检查和校准原点在外爪之间夹紧一张干净纸,然后慢慢地拉出它。在使用卡尺之前,闭合量爪并确保游标刻度(或显示器)归零。当使用数显卡尺的时候,替换电池后请复位(置零按钮)。使用后的操作使用完卡尺后,彻底擦去水和油。然后,用防锈油轻轻地涂抹,晾干后再存储。防水型卡尺,为了防止使用后生锈的情况发生,也需要擦去卡尺的水分。储存注意事项避免阳光直射、高温、低温和储存在高湿度环境里。如果数显卡尺超过三个月不用,存放前卸下电池。在储存期间,不要让卡尺的外量爪完全封闭。​
24
2024-05
愚人节
    愚人节来历分为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来自印度的“诠俚节”,在每年的三月三十一日这天,印度的情侣就会互相欺骗对方来为自己娱乐;第二种说法是来自1582年的法国,在他们推行新历法的时候,总有反对者不愿意接受新历法,于是革新派在四月一日这天给顽固派赠送假礼物来愚弄对方,久而久之形成节日。愚人节的意义就是使自己以及他人开心。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愚人节,时间为4月1日,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   在愚人节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对象为“愚人”。玩笑的性质极少包含实质恶意,但个别玩笑由于开得过大而引起人们的恐慌,从而产生较大规模反响并且衍生成为(传媒)谣言和都市传说,所以对于人们来说一般会加以避免开如有关灾难之事的玩笑。  愚人节这天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过了中午还找乐子的人是一个比被他取笑的人还大的傻瓜。过了钟点还开玩笑的人会立刻碰钉子,自找没趣儿。​​
东莞市清溪得钻专用机械设备加工厂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